2010年上半年,厦门市共举行了5场土地拍卖会,公开出让经营性用地30宗(不包括在建工程项目)。总土地面积1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14%;规划总建筑面积37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8%;总成交金额121.39亿元,同比增长4.79%。其中,商住综合用地18宗,包括岛内3宗、岛外15宗。充分体现了岛外拓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滨海新城最抢眼
上半年,厦门市土地出让主要集中在岛外各区,而其中又以同安滨海新城为重点。可以说,滨海新城在上半年的土地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出让7宗地,100%成交,土地面积76.65万平方米,占全市成交总量的44.82%,规划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占全市成交总量的40.81%,成交金额42亿,占总成交金额的34.6%,各项数据表现抢眼。
探究个中原因,虽有政府土地供应的导向性,也反映出开发商对新城区域的良好预期。而集美区和翔安区在经过前2年的集中放量后,供应放缓,但翔安区受东通道开通、厦门第二机场规划建设等利好影响,价格后来居上。
商住地块倾向岛外
1-6月份,全市出让的30宗经营性用地中,商住综合用地占18宗,总用地面积达124.9万平方米,占总出让用地面积的73.03%,。岛外公开出让的20宗经营性用地中,有15幅为商住地块,而在10幅岛内公开出让的经营性土地中,仅有3幅是商住地块。
从总体来看,商住用地仍是土地供应的主流,但从岛内、岛外供给比例说明商住用地供应重心明显向岛外区域倾斜。岛内作为优化区域,未来土地供应将以办公、商住、综合体用地并重的模式发展。而随着岛外四大新城建设的全面启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岛外区域人口规模大幅度的增长、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等,岛外区域各种建设用地需求急剧增加和保障岛外建设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将成为未来厦门市土地供应的重要导向。
地价总体平稳受调控影响明显
如果以4月17日新“国十条”颁布时间作为分界线,对上半年5场土地拍卖会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2月份由于是房地产业传统淡季,土地市场相对平静,地块成交率100%,但都以底价成交。3月、4月,受宏观经济回暖,商品房市场供求失衡局面的影响,开发商拿地热情大增,市场竞争加剧,土地出让不仅100%成交,溢价率也分别达到32.7%、53.6%。商业(酒店)用地甚至出现了707%的溢价率,堪称厦门“溢价地王”。
6月份,由于受4月中旬以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市场观望氛围弥漫,开发商受资金压力、信贷政策、市场观望等多种因素影响,拿地策略趋向谨慎、保守。6月份的土地市场,无论从开发商报名数、还是竞争激烈程度,都无法与4月同日而语。岛内外商住地块楼面均价分别下降29%和9%。
链接
上半年
各区土地成交情况
■思明区共成交经营性用地4块,成交总用地面积44524.3平方米,占全市的2.6%,楼面均价5034元/平方米,溢价率25%;
■湖里区共成交经营性用地6块,成交总用地面积250410平方米,占全市的14.64%,楼面均价3446元/平方米,溢价率49%;
■海沧区共成交经营性用地2块,成交总用地面积132143.8平方米,占全市的7.73%,楼面均价4401元/平方米,溢价率9%;
■同安区共成交经营性用地9块,成交总用地面积803048.2平方米,占全市的46.96%,楼面均价3010元/平方米,溢价率21%;
■翔安区共成交经营性用地3块,成交总用地面积142230.4平方米,占全市的8.32%,楼面均价3596元/平方米,溢价率46%;
■集美区共成交经营性用地6块,成交总用地面积337605平方米,占全市的19.74%,楼面均价2589元/平方米,溢价率2%。
上半年
各类土地成交情况
■商住综合用地成交18宗,其中岛内3宗,岛外15宗。总用地面积1248719.67平方米,占总成交用地面积的73.03%,楼面均价3401元/平方米,溢价率17.81%;
■办公用地5块,均位于岛内东部,总用地面积89279.08平方米,占总成交用地面积的5.22%,楼面均价4036元/平方米,溢价率123.9%;
■酒店用地2块,总用地面积46840.56平方米,占总出让用地面积的2.73%,楼面均价5225元/平方米,溢价率125.3%;
■综合用地4块,总用地面积322111.27平方米,占总成交用地面积的18.84%,楼面均价2348元/平方米,溢价率10%。
■其他用地1块,总用地面积3011.1平方
|